新医改方案渐进渐强
逐步改革以药补医的政策
以药养医这种以药品加价收入为主的医院补偿机制在我国已实行多年,然而这种机制在促进医院发展的同时,却也增加患者的医疗费用。而看病难、上学难、买房难被戏称为新时期的“新三座大山”。
在政协医卫组的联组讨论会上,高强明确表示。“以药补医的医院补偿机制在一定程度上拉动了药品价格的上涨,这个一定要改。”这意味着,我国将对实行了多年的“以药补医”的医院补偿机制进行改革。“医院现在实行的以药补医的政策,要逐步进行改革,这是当前医院改革中的一个突出问题。”
高强的表态,也代表了即将出台的新医改方案对于大医院补偿机制改革的基本思路。高强称,今后要通过增加财政补贴、调整某些医疗服务收费的办法来弥补医院由于改革以药补医机制而减少的收入,保障医院的基本运行。公益性医院的基本建设、大型设备购置、人才的培养及一些政策性的亏损,政府都要承担经费。
高强首次表示要对大医院融资有所控制,“现在公立医院的融资尽管对其自身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但那些融资都要靠群众的医疗收费来归还,实际上是加重群众医疗负担的做法。高强还强调:即将实行的医改方案中,大医院改革不会实行社区医院“收支两条线”的政策。
确定“政府主导”的医改思路
关于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到底是该由“市场主导”还是“政府主导”一直争论不休。在此次两会期间,这一争议终于有了定论。
“政府主导”主张政府投钱给公立医院,维护其公益性,政府免费或部分免费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市场主导”主张政府减少对医疗服务提供领域的直接干预,向各种资本开放医疗服务市场,政府作为医疗筹资的主体,向医疗机构购买医疗服务。
卫生部部长陈竺明确表示:“要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确立政府在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中的主导地位。”“基本医疗服务由政府、社会和个人三方合理分担费用;特需医疗服务由个人付费或通过商业健康保险支付。”陈竺称,“中央和地方都要大幅度增加卫生投入,政府投入将兼顾医疗服务供方和需方,投入重点用于公共卫生、农村卫生、城市社区卫生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
确定“公益性”的医疗方向
陈竺表示,医改方案将同时补贴患者和医院,并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比例。在补贴医院方面,首先是加强基层、社区和农村县乡村三级医院;而针对患者的补贴,一方面补贴新农村合作医疗,另一方面则补贴社区的居民,从而保持医疗机构的公益性。
为此,公共卫生机构将实行全额预算管理,政府设立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和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将探索实行收支两条线、公共卫生和医疗保障经费的总额预付等多种办法,实行严格的收支预算管理并探索改革药品价格加成政策。所谓的实行公共卫生机构全额预算管理,也就是将公共卫生机构的财务收支全部纳入政府预算,其收入全部上交财政,支出全部由政府财政拨款。
陈竺还透露,社区医院将主要是为居民提供疾病预防等公共卫生服务和一般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等基本公益医疗服务,而大医院要承担急危重症和疑难病症的诊疗。
明确界定营利和非营利医院
众所周知,医疗机构的改革是医改的当务之急,而其中的关键问题就是要明确界定营利性、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界限。
高强在两会时解释道,在强调医院公益性的同时,也要引进一些市场机制来推动卫生事业的合理发展。允许营利性医院和非营利性医院同时存在,关键是要制订一个严格科学规范的区分标准。对民营医院也要实行同等的国民待遇,要把他们看成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他们制订科学合理的政策,民营医院不一定就是营利性医院,公立医院也不一定就是非营利的。
“这个标准,主要体现在经济管理和价格政策上。政府将制订一系列的标准,只要医院符合这个条件,就可以申请成为非营利性质,就可以享受优惠政策,比如免税、补贴等等。但医院一定要提供与之相对应的基本医疗服务。如果医院是营利的,那么就要按照企业经营的规章制度来管理,再配之以严格的卫生监督,保证两种不同类型的医疗机构的健康发展。”
高强称,发展民营医院是今后卫生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卫生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要更多地吸收社会资金发展一些民营医院,形成医疗机构合理竞争的局面。对民营医院也要实行同等待遇,制订一些科学合理的政策。
高强强调,有一点是明确的,不管是营利的还是非营利的,提供的医疗服务都应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