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主页 > 业界人物 > 北大荒之缘 ——记黑龙江乌苏里江制药有限公司

北大荒之缘 ——记黑龙江乌苏里江制药有限公司

在中国西北地区浩瀚的沙漠中生长着一种稀有的树种——胡杨,它扎根地下50米,抗干旱、斗风沙、耐盐碱,生命力极其顽强。胡杨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朽,世人称为英雄树。
在中国的最北方有一个人,他用他永不停息的奋斗、坚韧不拔的精神和百折不挠的品格,带领着一群制药人一次次战胜了艰难险阻,度过了激流险滩,用汗水和智慧创造了一个令人尊敬的企业。他就是乌苏里江制药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树贵。
缘起北大荒
1955年春,沉睡的乌苏里江冰排炸裂,轰鸣震响,奔流而下,令人惊心动魄。
就在这一年,王树贵出生于山东莱州的一个军人家庭。1960年,随着王树贵的父亲脱下浸透硝烟征尘的战袍来到了北大荒,刚满5岁的王树贵也从胶东半岛的故乡跋涉数千里投入了北大荒的怀抱,从此他便与这片具有无限魅力的黑土地结下了一生之缘。
在父辈艰苦创业的风雨历程中,王树贵的生命里凝聚了对黑土地的热爱之情,在这片神奇的黑土地上,逐渐成长为一个具有北大荒开拓进取、勇于奋斗精神的新一代农垦人。
1973年,王树贵高中毕业,带着对北大荒深深的眷恋和热爱,他来到了农场医院制剂室从事医药制剂工作,治病救人成了他人生中的“关键词”。他在这里埋头钻研十个寒暑,成长为一位副主任医师。也是这段时间医药知识的积累,为他日后的创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83年,在改革之风吹遍神州大地之时,王树贵经过慎重选择,进入牡丹江农垦工学院经营管理专业学习深造。在这里他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理论知识的学习上,也是这三年高等学府的培养,使他积蓄了大量的企业管理知识,从而也坚定了他扎根北大荒,在这父辈洒满汗水的黑土地上书写崭新篇章的信念。
牛刀初试——管理与经营
1986年盛夏,美丽的乌苏里江碧水如练,渔舟唱晚,鸥鸟绕樯,令人流连忘返。
在这个美丽的夏天,王树贵带着学到的知识和创业的理想走出大学校门,回到黑龙江省虎林县城。此时,南方特区的改革之风正劲,有人劝他"孔雀东南飞"或到省城等大城市去发展,他全婉言谢绝了。是北大荒养育了他,培养了他,他的根在北大荒。如今,北大荒又在呼唤他,他要在老一代北大荒人开垦的沃土上,续写改革时代的"新传",为北大荒增光添彩。
    他先是到一个效益不佳的果酒厂任副厂长。刚刚走出校门的王树贵终于有了施展才华的舞台,他快速将自己学到的管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通过一年的努力工作,他把一个日产400瓶的酿酒小作坊变成了一个日产数吨的大厂,当年实现产值170万元。他的突出表现为那个边陲小城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希望之光,王树贵的能力也受到了大家的肯定。    
1988年3月,王树贵被调到乌苏里江制药厂任厂长。乌苏里江制药厂是一家老牌的国有企业,由于多年经营不善,管理不严,当时的乌苏里江制药厂可以用四个字概括——名存实亡。王树贵到任的那一年,企业年产值只有13万元,账面无款,设备陈旧,厂房破漏,职工人心涣散。企业的这种局面让各级领导都痛心疾首,挽救这样一个“病入膏肓”企业的希望寄托在了这个32岁的年轻人身上。
时势造英雄,历史舞台等着王树贵挽狂澜于即倒,扶大厦于将倾。临危受命的王树贵带着大家的殷切期望走进了这个让他一生都为之奋斗的企业。
一上任,他就对全体员工说:“要想到对岸去,不能只沿着岸边跑,只有行动才能为我们厂带来改变。”在这样思想的指导下,经过了一系列的改革,工人们逐渐对企业的未来建立了信心,乌苏里江制药厂也渐渐恢复了生机。在王树贵的带领下,大家利用东北人参、鹿茸等特产生产口服液,以质优价廉的特点打开市场。1992年,他针对本地刺五加药材丰富的优势,同国内各大专院校、各科研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先后聘请数名专家进行刺五加新产品开发。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不懈努力,刺五加口服液等一系列产品先后问世,乌苏里江制药有限公司终于有了自己的拳头产品。
但随之而来,企业却又面临着一个更为严峻的困难——销路问题。王树贵是从事医药制剂出身,对于自己公司的刺五加等产品的疗效有充足的信心,他对全厂职工说:“我们的药能够治病救人,我们一定要把它送到患者手中。”就这样,王树贵动员全厂所有能够出门的人去下市场,他自己更是天天在市场上奔波劳碌。当时的乌苏里江制药厂的员工想要走出虎林,连出差的钱都没有,只有每个人都带着乌苏里江的药,没有钱吃饭想办法把药卖给饭馆,没有钱住店就想办法把药抵给别人,就这样凭着北大荒人的顽强的精神,乌苏里江药业走过了那一段布满荆棘的路!
产品销路也逐渐打开了,经过实践的检验和产品信誉的积累乌苏里江药业的产品终于在市场上得到了认可,王树贵终于将一个濒临破产的老药厂从悬崖边上挽救了回来。
发展——招商引资  执着进取
1993年金秋,奔流的乌苏里江万紫千红,绚丽缤纷,令人心旷神怡。
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王树贵善于抓机遇,在资本市场他同样长袖善舞。在乌苏里江制药厂渐渐步入正轨后,借国家改革开放鼓励招商引资的大好时机,王树贵将眼光投向国外,他要利用外资和外商先进的管理经验让企业脱胎换骨。1994年,中美合资乌苏里江制药有限公司宣告成立,美方注入巨资,企业生产规模成倍扩大。王树贵异地租赁了龙头制药厂,将原料收购延伸到了林区,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产量。公司兼并了宝清制药厂、迎春制药厂的全部产权,实现了通过存量重组,增量投入,盘活低效闲置资产从而推进企业集团化的公司体制改造。
紧接着,通过自有资本和金融资本的有效运作扩大企业的生产规模。2002年,他推动企业投资一亿元建立哈尔滨分公司;2003年,具有年产水针4亿支生产能力、投资近两亿元的佳木斯水针生产基地竣工并投入生产;2004年,投资数千万元的宝清分公司口服液剂生产线扩建工程也顺利完工。
在多个生产基地全部率先通过GMP认证的同时,王树贵还启动了名牌战略、实施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建立学习型组织,从软件上为企业提供保障。
多年的艰苦奋斗,王树贵让乌苏里江制药厂从一个濒临倒闭的国营小厂,以一种难以想象的速度发展成为一个中外合资、下辖六家分公司、拥有近百万平方米生产基地的大型制药企业。其中佳木斯生产基地为亚洲最大的注射剂产能车间,哈尔滨分公司也拥有国内最大的固体制剂生产车间。
2003年秋,中央电视台《八面来风》节目组来到了这个蓬勃发展的制药集团。毕福剑、李双江等知名艺术家在厂里为全体员工奉献了一场精彩的演出,并对这个企业的缔造者王树贵进行了采访报道。王树贵也因为自己杰出的成绩被评为中国优秀民营科技企业家。
从2003年开始,乌苏里江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当时乌苏里江药业仅双黄连注射液一个品种就可以实现销售额2个亿,其原研产品刺五加注射液更是行业的绝对领导品牌。当时的乌苏里江制药有限公司的发展可谓是蒸蒸日上、如日中天!面对如此大的成功,王树贵始终保持一个平常心,仍然踏踏实实的做好每一项工作,也期盼着企业的美好未来。
但是,2008年隆冬,冰封的乌苏里江银蛇蜿蜒,玉树琼花,而此时却发生了对王树贵生命中极大的考验。
2008年和2009年发生的完达山刺五加事件以及双黄连注射液事件,对中药注射液药品市场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使众多药品生产企业的产品市场销量骤然下降,众多企业纷纷停产、转产。这也使乌苏里江制药有限公司这个正昂首向前快速前进的企业放慢了行进的脚步。
面对这市场突如其来的寒流,年近花甲的王树贵再一次凭借北大荒人坚忍不拔的意志品格,带领乌苏里江药业努力拼搏,艰苦奋斗,义无返顾地进行二次创业。经过他用几年时间的不断努力,乌苏里江制药有限公司又焕发了生机,企业经营步入正轨,企业产品畅销全国,企业的年青一代中坚力量也逐渐培养起来,再铸辉煌的声音在每一个企业员工的心中激荡。二次创业的乌苏里江药业变得更加睿智和自信,从2010年开始,乌苏里江制药有限公司的营业额又开始稳步增长,企业稳步走向快速发展的新征程。
情怀——回报家乡  百年传承
千里驰骋,蓦然勒马回望,已是满目繁花。二十四载春夏秋冬,王树贵本着天下为公的精神,多年来乐善好施,慷慨解囊。
在乌苏里江的成长过程中,王树贵从来没有忘记过自己的社会责任。因为热衷于公益事业,王树贵多次被黑龙江省人民政府评为“光彩企业家”等光荣称号。为扶持贫困地区企业的发展,王树贵先后投资2000余万元在两个贫困地区建厂,在三个贫困地区租赁、参股建厂,安置下岗工人300多名。
面对企业员工困难,王树贵热心相助。业务员冯某父亲出了车祸,他派专人去帮忙照顾,并为其分担治疗费用;刚毕业到厂的女大学生吴某被检查出患有“脑瘤”,他拿出数万元鼓励她去做手术,病人父母来到医院看望,王树贵了解到其回家的路费都不充裕的窘境,又专门嘱咐公司的人员去为她的家人买好了回家的车票。
虎林当地一个10岁的小孩子,因为家庭贫困无法继续学业,面对这个无助的孩子,王树贵慷慨解囊,不但鼓励他继续努力学习,而且还一直默默的资助他读书,为这个年幼的孩子扫清通向理想道路上一切障碍!
王树贵这种替员工分忧解难的作风,使他得到了全体员工的爱戴,这种拥护所体现出的信任使得乌苏里江制药有限公司像是一个大家庭,在这里没有冷淡,更多的是温暖。
有专家说:中国的企业平均寿命在3-5年,国外的企业平均寿命在8-10年,而黑龙江乌苏里江制药有限公司历经风雨,已成功走过了24载,这24年的历史处处印证着王树贵的坚韧品格和远大抱负。

王树贵非常重视人才,在创业的过程中,完全可以用求贤若渴来形容,他更重视对企业中人才的培养,把对人才的持续性培养作为企业发展的基础。他非常强调识别人才、使用人才和信任人才,强调人才在企业中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
    他常常引用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关于人才标准的解读:德才兼备为“圣人”、无德无才为“愚人”、德胜于才为“君子”、才胜于德为“小人”。“圣人”难得一见,其余三类的选拔的次序是:先“君子”,后“愚人”,但一定不能用“小人”。概括起来,人才标准是“德”具有一票否决制。
他常说,一个企业最大的财富之一是员工,企业要有持续良好的发展,必须汇集优秀的人才,企业的竞争也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愈多并且知人善任,企业势必茁壮成长,反之则会日益衰落。他深刻的认识到,现代企业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企业的第一资本。企业要想获得竞争的主动权,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要吸收并聚集优秀人才。要想吸引优秀人才,企业就首先应当拥有先进的人才管理理念。强国必先强企,强企必先强人力资源。
他深刻的认识到,21世纪是人才的世纪,21世纪的主流经济模式是人才密集型和智力密集型的经济。拥有杰出的人才可以改变一家企业、一种产品、一个市场甚至一个产业的面貌。对于21世纪的企业管理者而言,人才甚至比企业战略本身更为重要。因为有了杰出的人才,企业才能在市场上有所作为,管理者才能真正拥有一个管理者应有的价值。没有人才的支持,无论怎样宏伟的蓝图,无论怎样引人注目的企业战略,都无法得以真正实施,无法取得最终的成功。他始终坚信“企业是大家的,每个员工都是企业的主人”,他非常善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善于打造团队。他坚信:“得人才者得市场,得天下”。

对于企业的未来,乌苏里江药业的员工曾经这样说:我坚信我们企业一定会有辉煌的未来,因为从企业的奋斗史中我们懂得——事业的峰峦上,有汗水的溪流在飞淌;在智慧的珍珠里,有勤奋的心血在闪光!
共畴大业斗狂澜,苦尽甘来人胜天!王树贵在经历了24年的创业积淀后,提出了“制乌苏里江良药,做百年制药企业”的发展目标。这位充满奋斗精神的民营企业家,以其坚韧的精神、博大的胸怀、务实的作风和优良的品德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我们相信,王树贵因由他对北大荒这片土地的深情,凭借着他坚强的北大荒奋斗精神,一定会成为这片广袤的黑土地上屹立不倒的一株胡杨!